進入21世紀,國家實施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戰略,將發展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裝備和數控系統及功能部件列為16項重點振興領域之一。國家政策支持的推動和市場需求的拉動,特別是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致使機床產品需求旺盛。中國機床工業迅速走出低谷,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機遇。
自2002年開始,中國連續8年成為世界機床消費第一大國、機床進口第一大國,國產機床所占比重逐年提升。
國內機床企業梯隊發展壯大
中國沈陽、北一、大連等大型機床集團率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進入世界舞臺。它們并購了若干世界著名的機床企業,如Schiess、Waldrich-Coburg、Zimmermann等,并搬離市區在郊區新建廠房,擴大生產基地,建立了世界一流的現代化的機床制造企業。這些大型機床企業在完成搬遷和技術改造后,大力開展產品更新換代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例如,沈陽機床集團通過自主研發,數控機床已經成為主導產品。2010年推出稱為“新五代”的新產品。為了探索新形勢下產學研模式,沈陽機床集團牽頭組成“數控機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有9家企業、6家大學和1家研究所參加。
處在機床產業這個黃金發展期,民營企業毫不示弱,積極參與,強勢出擊,有的還兼并了大型國有企業。例如,天馬集團收購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成立了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新瑞收購了常州多棱機床廠和寧夏長城機床廠,組成江蘇新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隸屬于新譽集團。這些新組建的公司既具有國營企業多年沉淀下來的技術實力,又具有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力,是我國機床產業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例如,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是中國最早的重型機床廠,在重型立車和臥車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新瑞重工匯集了新瑞機械、寧夏長城、江蘇多棱3個品牌的10個系列的數控機床產品。它目前已成為中國數控機床產品門類較為齊全的大型機床制造企業之一,在常州和銀川組建了兩大研發、制造基地;以高新技術和前沿技術幫助客戶提升傳統產業,為客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齊重和新瑞重工的代表性機床產品如圖10所示。
外資機床企業入駐中國市場
中國的龐大機床市場使全球的機床企業向往不已,特別是進入黃金發展期以來。國外的著名機床企業,如DMG、GFAC、Mazak、Makino、HAAS等已經不滿足合資合作生產的模式,紛紛在華獨資建廠,生產適合中國市場需要的機床。
例如,成立于2000年的小巨人(LGMazak)機床有限公司,是日本Mazak公司在中國的獨資工廠,按照Mazak智能網絡化工廠的構建理念,采用Mazak的生產裝備和軟件管理系統,建立起智能網絡化的生產環境,成為我國機床工業第一家智能網絡化工廠。該公司總人數450人,人均勞動生產率為200萬人民幣,居全國之首。該公司先后分三期擴建,到2010年底完成了年產4000臺數控機床的規模,成為中國最大的、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數控機床生產基地之一。
高效率的產生有賴于信息技術和制造技術的融合,先進的制造手段、自動化的生產設備確保了高效率的工廠運行和產品質量,技術、銷售、生產、管理各部門的數據在一個網絡下流動,信息完全共享,實現縮短生產準備時間、縮短交貨周期、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標。
數字化的發展進程要求企業實施組織機構改革,建立以顧客為核心的經營結構,使各部門與客戶實現等距離,為顧客提供最佳的技術支持和服務。這就需要將各類信息準確傳達和分配,實現高速和高效的信息流。
外資獨資企業不僅在國內生產先進的機床產品,而且帶來了新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模式,形成了國企、民營和外資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的競爭共贏局面。
2010年,中國金切機床產量為75.58萬臺,其中數控機床產量達到22.39萬臺,是2005年的3.6倍,這標志種國機床產業進入了成熟發展期。
但是,中國機床產業大而不強。從下圖所示的機床世界貿易平衡圖可見,在28個被統計的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屈居末位,是逆差最大(高達54億美元)的國家。高端機床主要依靠進口,而日本、德國和意大利則是機床的主要輸出國,是貿易順差的前3位。
作者:同濟大學教授 張曙
來源:CMJ中國機械與金屬